首页 > 详细信息
太极大师王其和祖师小传及轶事
    点击次数:3614  发布时间:2015-6-10 16:17:09  

太极大师王其和祖师小传及轶事

    王其和太极拳创始人王其和,字春山,河北省任县环水村人(旧称塔台),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1932年8月)。
    王先生自幼嗜爱武术,在这个自古习武之风兴盛的武术之乡,受到乡邻及父辈一代的熏陶,都使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在武术这个浩瀚的海洋不断进取的雄心大志。
    年纪很小的他即随着大人们使枪弄棒,习练少林洪拳。那时的他起早摸黑练武不辍,但由于天生的笨手笨脚,架子玩得挺难看。在本村练吧,都是乡里乡亲的,练砸了也无所谓,到外村打场子表演可就不同了,乡亲们还得有专人看住他,怕出丑不让他上场,可一不留神他就蹿到场子里去了,当时人们称他是“拉不住的架子”。那时的挫折更促使他在逆境中去奋斗去苦练。这期间适逢清末武举景廷宾 (1867一1902)于光绪15年(1889年)至光绪20年(1894年)在任县、巨鹿、顺德府一带教武学,幼年的王先生即拜师于景廷宾门下学习拳术,在名师的教授下,将景家刀舞得“行步轻如燕,刀术快似闪电,人持刀走、刀依人换、纵横交错、一气呵成”,他深厚的功底与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之。一改昔日的笨手笨脚而焕然一新。
    年龄稍长,体格伟岸的王先生将洪拳和器械包括刀、剑、戟、斧、钺、钩、杈玩得精熟,家里练功用的180多斤的铸铁大刀和练功石(系2002年春翻盖北屋时挖出)他能舞得上下翻飞,得心应手。尤其他练的一手绳鞭那才叫绝,相传他在屋里玩,绳鞭从窗户眼穿出,能将房顶上的人拿住。
    步入青年的王先生走出家门到20里以外的大北张村投师刘瀛洲门下,刘师乃北方著名镖师,他曾在北京的永胜、威远、会友镖局供过职,他的三皇炮锤威震京津,后因年高遂辞了镖局的差事,返回任县老家隐居。许多有志于武术的青少年如:李宝玉、崔立志、姜廷选、董文科等相继拜师于门下。王先生在这里一学就是七、八个年头。他那魁梧伟岸的身材,谦躬好学的态度、宽厚待人的性格,使刘师特别喜爱,至今刘师的后代对这位当年刘师的弟子王其和及其子王景芳仍有着十分良好的印象。于是刘师倾全部精力将自己一身本事教给了这位得意弟子,十二趟三皇炮锤、一趟折手拳,一套技击法“夫子三拱手”和诸多器械套路。具有宽广胸怀,无门户之见的刘师广泛结交武林盟友,杨兆林(字振远)郝和(字为真)两位武林名宿成为刘师的座上宾,他还特别推崇太极拳并把他的弟子介绍给杨、郝两位著名拳师,并在其家先后又拜了杨、郝为师习练太极拳。王先生即是在刘师家拜杨兆林为师的。
    在王先生跟随刘师学习三皇炮锤后期,本村郭三刚先生已拜郝为真先生为师,学练太极拳。他们在一起切磋较技,深感不敌郭之太极拳。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促使他背起行李上了广府城,投奔郝师习练太极拳。(此时杨师已病故。)在广府城学拳期间每年都是正月十五日一过即赴广府,直到腊月二十三日才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这样一学又是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严寒酷暑,夜以继日习练郝家拳术和太极内功心法,功夫日渐长进。回到家乡再与郭三刚先生一块习练推手时郭有意试一下他的功夫,于是一记懒扎衣将王发出五六尺远(亦有人说丈数远的)王即稳稳站定,将一双礼服呢新鞋撑坏了,郭一看说“这是你让着我呢,你比我强了”。
    民国初年郝师赴北京,王先生也与韩钦贤等几个师兄弟随同前往。一来可以走出家门见见世面,更重要的是北京城武林高手云集可以开阔眼界,寻访高人,提高拳技。在郝师不幸染疾被孙录堂接到家中调治后,王先生便辞别郝师投奔了杨家。因杨师家眷洪水时被王先生救过,所以进杨家后受到杨氏一家老小的热情接待,杨氏父子待王先生如亲人,王先生习武求学的精神深受杨氏父子的赞许,在王将所习郝架演练以后,杨师盛赞拳势功夫深厚,“架子就这样吧,不要改了,今后就整拳吧(指技击)”。之后杨健侯、杨澄甫父子以及杨少侯亲自教拳,倾囊相授,将杨家三代摸索出的太极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这样一学就是八个月。其间及以后几年还保持了与郝师之弟子孙录堂的联系,虚心向这位集形意、八卦与太极于一身的拳术家学习,这在其和先生传下来的《太极拳谱》中可以得到证实。日月如梭,八个月一晃就过去了,王先生经过这一段磨练,寻访过不少当代的太极拳名家,并与之切磋、较技,这时的他在掌握了武派太极拳精髓的基础上又精熟杨家太极拳技法,并博采众家之长,集多家拳术精华于一身,功夫已臻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之地步。这时家乡来信儿,让其回家,向杨师一家辞行,免不了的杨师一家诚心挽留。临行之前杨师又询问了顺德府谁的拳术最高,王说了“李宝玉”的名字。杨师嘱咐“回去后和李试一试,如不行再回来”。王先生领命坐火车南下,舍内丘之捷径不下火车而直达邢台,下车后急不可待地直奔会宁李宝玉家。离别多时互问平安,交流了各自近年来的练拳情况。之后王先生即主动提出搭手试试,真所谓“行家一搭手,就知有没有”,李宝玉先生即开了口“咱师兄弟,谁不知道谁呢。”于是两人末再较技,王先生也未再去北京。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春,邢台驻军胡景翼师长乃一少林武者,开始只重视少林洪拳,经过与李宝玉先生等的实地较量,才算对太极拳这一内家拳有了一新的认识,于是聘李宝玉、王其和两位师兄弟名为“招兵团长”,伙吃一个团长的薪水,而不管军队上的事,只管教胡及部下太极拳,闲暇下来还乘两匹高头大马,脚蹬军用皮靴到浆水、将军墓、路罗、下稻畦一带教拳,至今这一带及远之山西昔阳一带仍有演练他俩所教的武派太极拳的。待胡之部队于1924年往河南换防时,曾诚约俩人同往而未就。
    这时,王先生老弟兄三个,各自有了一家人,老人已为各自安了家,置办了房产,令各自分家另过。迫于生计在之后的岁月里,农忙时操持农活,或是驾船搞水运,但作为一代名师仍然精心调教弟子,传授太极拳的真谛,培养了享誉邢台诸如刘仁海、王景芳、张金榜、吴振奎、孙群考、石瑞云、吴礼增、张洪泰、尹九志、尹九湖等一代拳师。惜乎,王其和这一代太极拳名师,竟因肠疾,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不治身亡,年仅48虚岁便过早地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武术,离开了他谆谆教诲的弟子。虽然他精通太极拳拳术理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悟性,但由于其长年蜗居于乡野,加之文化太低又缺乏文人的辅佐,教拳时只能身传口授。除留下一部《太极拳谱》手抄本之外,未能在文字上留下只言片语,且他亲授的第二代弟子又先后离世,等我辈开始重视这一系太极拳之时,嗟乎!实在是为时太晚了!
    有关王其和先生的传奇故事和轶事流传甚多,有些近乎演义、神话。这里仅择其一二。
   (一)雪海楼较技救险
    王先生进杨家习拳之后,受到杨氏父子杨健侯,杨澄甫的热情款待,使原来已随杨澄甫习拳的徒弟们倍感嫉妒,尤其他那身庄家人的打扮,更使他们感到憋气。于是由杨师之大徒弟某先生出面以请喝茶为名,欲探听虚实。
    某天,依次练完太极桩功,内功修炼,盘架子,师兄弟们相互推手切磋,师父指点迷津,纠正推手练习中所出现的毛病,尔后在有了闲暇之际,某先生即邀王到雪海楼品茶。这雪海楼上下两层,中间是一天井,二层围天井一周是一间两间不等的茶室,天井周边是一圈的栏杆,好一个雅静的去处。某先生偕同王先生选一间较大的茶室,令 伙计沏一壶好茶,两人就悠闲地品起茶来。席间某先生询问与杨家结缘的始末,攀谈了在家乡拜师学艺的经过。最后开始切磋拳艺,欲试王先生功夫到底如何。于是令茶房伙计将桌椅撤至一角,两位先生就搭上了手,两人你来我往,你进我退,脚下步如猫行,两膊相接弧形缠绕,这样没走几个来回,待某略微一用力,王先生即轻轻一化,借力发人,双手一抖腾空将某发出,从茶室门口飞出直向天井栏杆砸去,眼看某被栏杆一挡,头朝下,脚朝上要栽下去的瞬间,王先生一个箭步蹿出,抓住某先生将其拉回。这就是王先生在练拳中经常说的:“前蹿一丈、后退八尺”练就的本领。这个眨眼之间的功夫,使即将酿成的惨剧未能发生。
    王先生自京还乡后,谈起这档子事来,还觉得有点儿后怕,要不是那“前蹿一丈”平常练就的功夫,真要是弄出个好歹来,回去也不好向杨师交待了。自从发生这一幕后,王先生说自此再也不敢在楼上切磋拳艺了。
   (二)展示丹田功夫
    王家庙坐落在环水村东街中部,高大雄伟的庙宇东西两侧各为一溜平房,南面是一大门楼,门前还有一偌大的广场。逢年过节,冬进闲暇之时,这里是一个很好的练拳习武的好去处。该庙里外就是本村几处练武场所之一。 
    这天练习拳术到一段落之后,众徒弟围坐在师父周围,聆听师父谈论修练内功的方法,有好事者从家抓来一把小米,欲试师父内功,师父往躺椅上一斜躺,往肚脐处放上几粒小米,只见肚子一吸丹田力一发,小米被弹到天花板的笆薄缝中,无一落地,徒弟哗然,盛赞师父内功深厚,名不虚传。
    (三)一拳击腹,手腕骨折
    王家庙西一胡同里住一同姓人家,小名叫王妮子,这位王妮子论辈分长王其和先生一辈儿,年龄比王小几岁。按农村的风俗,小叔叔  大侄子到一块儿没个正经事,可以随便说笑玩闹。这一天,王先生正欲去王家庙指导徒弟们练拳,正好这一对小叔叔大侄子又碰到一块儿了,眼见这位大侄子身高六尺有余,膀大腰圆,肌肉暴突,王妮子就来了一句:“你长了这身臭肉有啥用”。王随口答了一句“你打打看有啥用”。这时这位小叔叔运足气力,一拳向大侄子的小肚子上击去,王先生一含腹,随即稍一用力崩出,只听王妮子“哎呦”一声手腕子骨折了。王妮子绊着个板子吊了几个月的胳膊,人们一见他吊着胳膊时就明知故问“你咋吊着胳膊”。王妮子无奈地回答“咱一拳打到人家小肚子上,倒把咱的手腕闹骨折了”。
    (四)下稻畦村两件事
     下稻畦村,处于邢台县深山区,在这个优美僻静的山村,一伙青少年正在王其和先生的指导下认真地习练着太极拳,一招一式,一进一退孜孜不倦地纠正着少出纰漏的姿势,一趟拳架玩下来,徒弟们即累得有点儿招架不住了。师父示意少事休息,一伙徒弟便围在师父周围,聆听师父讲在北京学拳的故事,讲在北京所遇到的武林高手那高超精湛的拳艺,一件件一桩桩亲身经历,使徒弟们听得津津有味,心旷神怡。当讲到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太极拳师们内功修练是绝不可缺少时。一位徒弟手指场地边的尹家两层小楼说:“师父您能将小楼的这个角给它推倒吗?”师父答曰“那怎么行啊,我就在这儿给你跺一脚吧”。说完站起身来,运了运力,一脚跺下去,距离数丈的小楼一阵“轰轰”响。徒弟们骇然,莫不叹服。
    另有一天,该村水磨房掌柜,年龄在三十岁上下,身高六尺有余,膀大腰圆,虎背熊腰,闲暇之际,也来凑热闹看小青年练拳,一向寂寞的他,总觉得有劲没处使,身上痒痒的,也想上场发泄发泄,和小青年较较劲没啥意思,便来到王先生身边,一边喊着老哥,一边伸出手来想和王先生动动手。王说:“我就让你个后腰吧”。说罢水磨房掌柜即用双手用力抱住了王的后腰,王问了一句:“好了吗?”答日:“好了”。只见王先生一个“金鸡抖翎”,将水磨房掌柜抖出丈余跌倒在地。自此他们关系更加密切,掌柜的倾尽地主之力,帮助两位远道而来的拳师。
   (五)内家拳的触觉功夫
    一日一帮徒弟正围坐在师父周围听师父讲解《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他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说明练功长了感觉即愈发灵敏,稍一接触就能感觉到就如一根羽毛那样,我也不驮,蝇虫那么小也不能到我身上。蝇虫即使落到身上要想再飞走,也可以用化力,使之不能蹬足飞离。接着他又讲杨露禅师在京时与董海川为好友,董精八卦掌,身手矫健。有一次两人同游得胜门,有鸟低飞,董一跃将其抓住递给杨露禅师,杨伸掌接住,鸟展翅欲飞,但总也飞不起来,这就是内家拳之掌上功夫。杨健侯师亦擅此技,此中奥妙,惟习太极拳深者方能体会到。
    这时一徒弟好奇地问道:“师父,您能给我们试试吗?”王师答:“可以一试”。事隔一两天,有徒弟捉来一只麻雀,请师父一试,师父伸出掌让其将麻雀放到掌上,其小心翼翼地照办,麻雀被放到师父掌上以后,任其如何扑腾也无法飞离,根本找不到着力点,两爪无法蹬实。一青年跃跃欲试,师父将麻雀抓住,稳稳放到青年人掌上,嘱咐了一句“别飞了”话音刚落,只见麻雀一展翅就飞走了。徒弟们赞叹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自此他们愈发下苦功夫,努力练习体味这一内家拳的触觉功夫。 
    北川较技收徒
    那是1920年前后的一年,一日王其和先生正在家里辅导徒弟们练拳。见一武者来到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王先生面前,口里说着“师傅,救救我吧。”先生见状即问:“你杀人啦?”来人答“没有。”又问“你放火啦?”答曰:“没有。”王先生随即说:“这两样没有,那就好办,你起来吧。”来人详细地道出了原因。原来这位武者在邢台县西部山区南川教拳,被在北川教拳的打了,无颜再在南川呆下去了,请求王先生出面教训教训在北川的拳师,也为他出出这口气。
    一向豪爽义气的王先生见来者诚心诚意地恳求,又问明了在北川教拳人姓名、住址爽快地与来者约定了时间,准时前往。来者少住一二日,即起程回西山了。
    约期即至,王先生则以买核桃木车轴为由,起程赴了西山,找到北川武师住的村庄,打听到此村有一户在部队当营长的名门望族,会见了当家的长者说明了来意,长者答曰:“朋友既然找到我了,就不用说买了,随便用吧。”经过一番饮茶叙谈,倒也挺投机。这时王将谈话切入正题问长者:“听说贵村来了一位拳师功夫挺好,我想会会他。”长者随口答应可以,于是吩咐侍者请武师来家。侍者前往不一时就领进一位身材伟岸、气字轩昂的武者,长者让坐,一一作了介绍,说明了山下的朋友来这里买车轴,听说您在此教拳,功夫挺好,想和您试试手。既然你们都来自外乡,碰到一起就是朋友,即使动手也不可失了和气。两位客人点头称是,于是就到宽敞的院里,两人各自立了个门户。外家拳历来讲的是出手狠猛,武师寻机一记重拳直向王的心窝打来,只见王先生不慌不忙,脚步稍移,腰如车轴,少许闪转避开拳锋,右手一接一化,待武师意识到拳将打空,抽身回撤之际,王一个“搂膝打掌”将武师腾空发出两丈开外撞到墙上,震得房子嗡嗡直响。武师体验到了太极拳的厉害,双手抱拳说了声后会有期就悄然离去了。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了自南川来的武师及一大帮徒弟,齐刷刷跪倒一大片,恳求拜师学艺。北川的学武者目睹了王与其师交手的全过程深深佩服王先生的拳艺也随后跪下了一片。王眼见这些厚道的山里人,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从此这南北两川一千五百余人全都随王先生练起了太极拳。
    本文原载于《太极》杂志二OO三年四期,本次刊载作了部分修改。


上一篇:河北王其和太极拳协会在任县举办成立大会
下一篇:一代宗师王景芳轶事
友情链接:

杨氏太极拳 | 武氏太极拳 | 太极网

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中华大街988号红星美凯龙商务综合体B座810室 电话:0319-2651298 管理入口

冀公网安备 13050302000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