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细信息
回忆刘仁海先生
    点击次数:3736  发布时间:2015-6-10 18:01:01  

回忆刘仁海先生
王其和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檀可勋

    王其和太极拳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相继成为河北省非遗项目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该门派的传人,我深感欣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套拳,练这套拳,我不由地想起当年自己随师爷刘仁海先生、恩师李剑方先生学拳时的一些往事。
    我出生在河北省任县邢湾镇,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太极之乡。王其和太极拳的创始人王其和先生就是该镇环水村人。小时候我常听前辈讲太极拳如何厉害:粘人不能动,轻灵一抖发人丈外,竟心驰神往,产生兴趣。我从十几岁便随我姑夫李剑方先生习拳,后正式拜其为师。李剑方先生是王其和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现在又是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人,同时又是杨式、武式太极拳和八卦掌的第五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所以我的学拳条件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自然进步较快。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为了增加兴趣,同时也想学“两手”防身用,就开始和恩师学推手。然而用尽所学,使出浑身之力却常常被抛出丈外,被发时感不到是哪个接触点被打得疼痛,只觉自己不能进退,接触点之间没有间隙,不能走化,无法撕拉扯拽,有一浑厚力量弹出不能抗拒,腰部至头往后飘出,而腰部至脚腿却撵不上上身,越退越远。有时疾驰后飞,恩师怕我退得太远摔倒,就“啪”地将我胳膊一采,我身不由已地向前栽过去。按力学讲应该是采劲大于发力,我才能由后往前扑,此时的感觉是脑袋跑到身后,而整个身体前冲,脖子“咯吱”一响,眼冒金星。记得有一年深秋,在院里和恩师推拳,我看恩师不太在意,我感觉把恩师封住了,就猛然发力前推,但我脚下却一轻,身子后仰飘出,我知道几尺之外有棵大枣树,怕头撞上,只能头往前伸,后背重重撞在树上,树叶和小枣竟悉悉落下,吓得我好几天都不敢推拳了,现在想起来心里还发颤。
    对恩师的拳技我是由衷地敬佩,但看到师爷刘仁海先生给恩师讲拳时,恩师每次都是虚心听讲,有次我问恩师:“你现在已经够厉害了,身体也比刘先生壮,个子也比先生高,别看他给你讲拳,如果不看面子,刘先生肯定打不过你。”恩师听后不悦,郑重地对我说:“你是不懂拳,你也不知刘先生有多高,先生常在不觉之中,发人丈外,身体失重,被发之人头和脚往后而臀部往前,呈C型飘出。若真动手我一下也跑不了。这样说吧,我和刘先生的差距比你和我的差距还要大,到刘先生手里,我就啥也不会了,只能听其任意摆布。”
    刘仁海先生是王其和先生的大弟子,论功夫、论影响堪称该门派的大纛,弟子传人逾千。可以说,是因为刘先生的贡献才使得王其和太极拳得到广泛传播和振兴。刘先生谦逊随和,却和我性情刚烈的爷爷交情深厚,时常来往走动。刘先生每次到家中落座,寒暄几句后就会说:“孩子们(指恩师)在了吧!喊过来,我给他说几式”。每次来时刘先生总是骑一辆带大梁的自行车,出于对刘先生的礼貌,送刘先生时恩师会推着自行车送到院外,刘先生是一个特别随和而又不愿麻烦别人的长者,口里说着“不用送,不用送”,右手胳膊把恩师的胳膊一蹭,恩师的胳膊竟然不由自主地撒开,二个车把稳稳地就到了刘先生手中。刘先生则从前边掏腿骑车,身轻如燕和年轻人无二。
走后,恩师对刘先生的这一招不得其解,心想下次一定要留心看出点端倪。数日后,刘先生又来我家。讲完拳后,恩师依然推车送刘先生,恩师将两个车把攥得紧紧的,心想使劲攥着不松手,你力量大了,车子肯定会左右摇摆,自己也许能看出点什么名堂,而刘先生还是一边说着“不用送,我来,我来”,一边右臂一挥,蹭搓之间,恩师未觉自己受力,车子丝毫未动,两手竟然又不由自主地松开,二个车把又到了刘先生手中。
    太极拳又称文化拳,哲学拳,君子拳,贯穿了儒家中庸、道家自然等思想。其思想内涵,大能治国安邦、和谐社会,下能强健体魄、和睦家庭乡邻。虽然刘先生绝技在身,却总不炫耀自己。有人问:“我今年已40多岁了,现在开始学拳晚不晚?“刘先生答道,练太极拳不分老幼,三岁练拳不早,六十岁练拳不晚,早练早沾光,晚练晚沾光,不练不沾光。刘先生给人讲拳是分层面的,对于有文化的人自然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对于一些文化知识不高的人,刘先生总是拿一些让人能听明白的事例来比喻,使深奥复杂的拳理让人能很容易接受。
    有人随刘先生练了几年拳,感觉老是要求轻、松、别使劲这几式,觉得枯燥无味,说刘先生真保守,啥也不教。刘先生听说后给众弟子说道:“拳这玩艺,认真教你不一定能学会,若不教你,一辈子也学不会,这不像给你东西,我有100斤小麦给了你20斤,我剩80斤了,我少了20斤,你多了20斤。我有100式拳,给了你20式我还是100式,我一点也没少,我怎么可能不教啊”!
    有弟子说,和别人搭手,老是被别人制,自己学的不怎么灵,用不上。刘先生说你每天练几遍拳,弟子回答:两遍。刘先生说“拳练万遍,精华自现。”练拳长功夫和存钱一样,得省俭点,有了钱就存,越存越多,等到用时银行有钱,兜里有钱,拿出就用,你不攒钱光知道用钱,存折上是空的,兜里没钱,用时也没有地方去取啊。你不练拳,积攒功夫,光知道用拳怎么能灵啊。
    咱们都是庄稼人,应该明白“省囤尖不省囤底”的道理。从囤尖就开始省,是比喻早晨起来就抓紧时间练拳的意思。以一天为例,只要给自己定了练几趟,就应该从早晨、上午、下午到晚上依次去练,能早练不晚练,绝不可以把前边的时间浪费掉,赶到晚上,凑数练够就行,其质量内涵都差远了。
    刘先生的常来常往,我也跟着沾了些光。一次刘先生看我练完架子后说,“练得不错,练得不错。”之后,给我纠正了几式。我自恃和恩师学过推手,在和同学们推手时也不曾败过,就提出向刘先生“讨教”。搭手后刘先生并未和我走动,只是用掌根切着我肘下,我手臂高高扬起,前脚已离地,而刘先生另一只手的指尖点在我的腰部,我前后左右不能动弹。我说用那只手(意思是换换手)怎样,刘先生微微一笑说:”随便,你怎么顺手怎么来。”换过来一试,依然如故。刘先生说:“这招叫‘高探马’,要记住左右用法一样,对方手臂扬起后一定要用他的手臂找他的眼,对方看不见你了还怎么再打你啊……!唉,级别不够,不值得打。“刘先生最终也没有在我身上发力,也不知刘先生打人是怎么个劲头,只能空留遗憾了。
    提起遗憾,恩师也曾流露出给刘先生学拳的两个遗憾,一是跟随刘先生学了这么多年拳,却没能把刘先生的拳照、推手、发人等影像拍录下来,甚至自已和刘先生的一张合影都没有留下。二是从刘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最多,而给予刘先生的最少,只是当年去刘先生处买几斤油条、饼干,或拿一些西红柿、苹果之类的水果,觉得回报得太少,愧对先生。这是恩师的人格和尊师之情的真实流露。那时确实是条件有限,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如今,我恩师对王其和太极拳发扬光大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有目共睹。我想这是我恩师对刘先生最好的回报,是任何其他的东西也不能代替的。
    以上是我当年学拳时的一些亲身经历,虽时隔四十余年,但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尤其是师爷的一些言语,其中所富含的深刻道理,已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使我受益终生。


上一篇:河北王其和太极拳协会在任县举办成立大会
下一篇:王其和式太极拳中“立肘”的修炼及技击作用
友情链接:

杨氏太极拳 | 武氏太极拳 | 太极网

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中华大街988号红星美凯龙商务综合体B座810室 电话:0319-2651298 管理入口

冀公网安备 13050302000349号